Welcome to WordPress. This is your first post. Edit or delete it, then start writing!
Author Archives: super_jessica_user
SPEC. 車款 911T年份 1971車價 待定引擎 2,195c.c. 平六SOHC 12V化油器馬力 125PS/5,800rpm扭力 176Nm/4,200rpm傳動 四前速手動,後置引擎,後輪驅動懸掛 (前)麥花臣支柱/(後)扭力桿制動 (前)碟式/(後)碟式尺寸 4,163X 1,610 X 1,320mm軸距 2,268mm 保時捷911車系於1964年面世迄今已超過半個世紀,車系由第一代至今無論機械、設計及科技等都有很大的轉變。不過正所謂鑑古知今,認識第一代911的設計及來龍去脈,會讓你更了解現今911的底蘊。 text/photo ERIC NG 保時捷911是該廠最有代表性的長青車系,迄今已發展至第八代,可謂歷史久遠。提到保時捷911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59年費迪南德‧亞力山大‧保時捷繪製的草圖。保時捷911是該廠首款車型356的後繼車款,比356有更強的性能、更大的尺碼及更舒適的車廂。911在1963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上首次公開亮相。廠方原本計劃在911搭載一台編號745的雙風扇水平對向六汽缸引擎,但在車展上的展車並非配備這引擎,而是一個編號901的單風扇引擎模型,直到1964年2月745機器才正式量產。 最初稱為901 911最初是稱為901的(901是保時捷內部的項目編號),當年生產了82輛掛著901標誌的新車。不過,法國汽車品牌標致提出抗議,表示以三個數字,中間一個是零的汽車命名方式,他們在法國已申請了專利。保時捷本來決定只將售往法國的新車改命為911,但後來覺得,應避免產生混亂,統一將新車稱作911。但車廠內部仍然採用901一段時間,一些部件上的數字都顯示著901。新車於1964年9月正式生產。 初代911配備最大馬力輸出130匹的水平對向6汽缸Boxer引擎,採用風冷設計,容積1,991cc。相比356的1.6公升四汽缸而言,提升了不少。波箱分為四或五前速設計。設計者費迪南德‧亞力山大原本將911設計成一部近似掀背車的車尾造型,即車頂延伸至車尾,然後加上一個較為垂直的尾門連接車尾泵把,以騰出更寬闊的車廂空間,讓後座乘客都可以坐得舒適。但其父親費里‧保時捷反對,認為911是356車系的後繼車型,應沿用斜背(Fastback)的設計。廠方根據費迪南德‧亞力山大的原設計圖生產了7部原形車,稱為Porsche 754 T1-7。 356於1965年正式停產,廠方為了滿足當時市場對四汽缸保時捷仍有需求的事實,推出配備356引擎的911,即912。換句話說,912就是以911的車身及車廂,配上356容積1.6公升四汽缸引擎的入門型號,配四前速波箱,亦提供五前速波箱供買家選擇。 推出160匹911S 1966年保時捷推出性能更強勁的911S(Sport),最大馬力輸出提升至160匹。Fuchs的鍛造鋁合金輪圈首次採用5幅式設計。1967年,配備雙制動迴路及加闊輪圈的A系列開始生產。同年Targa半開篷型號亦面世。 在本文出現的911T(Touring)版本於1967年推出,而130匹輸出的911就重新命名為911L(Luxury),並將前制動提升至透氣碟式,與911S看齊。限量發售20輛的911R亦在同一年面世,此車採用輕量化的部件,包括玻璃纖維車門、曲軸箱以鎂製造及引擎採用雙頂凸輪軸設計,最大馬力輸出提升至210匹。 B系列於1968年面世,以配備燃油噴注技術引擎的911E入替911L。C系列於1969年推出,引擎容積增加至2.2公升,最大馬力140匹,911S亦同時提升至180匹。車身軸距由2,211mm增加至2,268mm,但車身總長度卻沒有改變。以改善達到操控極限時車身出現的緊張感。D系列由1970年開始,生產至1971年。1972至1973年推出的E系列,引擎容積再增加至2,341cc,雖然比較接近2.3公升,但一般稱為2.4公升引擎。911E及911S採用Bosch機械式燃油噴注系統。至於911T則配備化油器,但在不同市場,例如美國及亞洲區卻有配備燃油噴注的911T型號,稱之為911T/E。 引擎容積增至2.4公升 由於引擎輸出得到提升,配備2.4引擎的911在多方面都得到提升加以配合,例如更有效率及更耐用的傳動系統、將引擎機油油路加以改良、改變油底殻位置,令重心更為理想。F系列就由1972年至1973年,油底殻搬回原本的位置,因為出現入油時汽油滲入油底的情況。911S加入一個小頭唇,以提升高速時的車身穩定性。 這部於1971年出廠的保時捷911T雖然已有49年車齡,因為一直都保養得宜,所以狀態不算太壞。不過已有接近半個世紀的年紀,車主早前還是為它進行了一次徹底的翻新工程,以免出現問題時才處理可能為時已晚。負責維修工程的Ricky Lai表示,維修工程的第一步是將整車完全拆散,引擎拆出來後再打散;底盤所有部件均拆出作處理;車身上的所有部件如頭燈、泵把及玻璃等都拆下,翻新後再將之裝回。 經徹底翻新 雖然車身沒有因為生鏽而潰爛,但當拆走引擎之後的引擎艙,尤其是連油箱移除之後的行李廂,分別都有多處出現生鏽的情況,所以須進行防鏽保護。至於車底位置,為了令更耐用,就採用一種新式及更為環保的水溶性防鏽塗層。 懸掛部件包括彈簧、避震、煞車碟、搖臂等,都要徹底翻新。車窗、門邊及沙板等位置都是特別容易積水繼而生鏽,甚至是車身生鏽的源頭所在,因此亦需要徹底清理並加上防鏽工程。 車廂沒有經過「大執」,僅換了新地氈,門板的皮重新包過,控制台例如儀錶等翻新過,儀錶飾框經重新焗油,控制台上退色的刻字重新上油,玻璃亦經拋光處理,而兩張桶形座椅就無需更換。至於頭、尾燈、徽章、膠邊及輪圈等車身部件,有部分破損的已更換,沿用的就進行了包括清潔與拋光等處理。 至於最重要的引擎部分,就徹底打散從頭到尾逐個部件徹底翻新及重新打磨與加上新的保護塗層,經過這樣的工序,引擎不但外表回覆出廠時的模樣,甚至比出廠時更加具可觀性。而性能操作狀態更絕對能媲美新車出廠的時候。
買混能車,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豐田 Prius,但定位更高級的 Camry Hybrid (2012-2016),有三個比 Prius 更可取的理由。 Text: 羅渣 羅渣有位相識多年的戰友最近丟了飯碗,在目前的非常時期,要尋找另一份工作談何容易,為了糊口,近日決定冒險加入網約車司機行列。 網約車這一行在港雖不合法,但行業內卻早已發展出一條龍的經營網絡,例如有公司提供車輛租賃服務,為沒有合適車輛、卻有意成為網約車司機的駕駛者提供生財工具。我那位戰友便以月租五千元方式租用了一輛第三代 Prius 試業。 事實上,豐田 Prius 耗油量低,機件又耐用可靠,早已成為高用量用家的竉兒,以私家車搵食的網約車司機,自然也看中了這些優點,令 Prius 一直成為網約車的熱門車型。 不過,如果戰友事前問過羅渣意見,我會建議他斥資購買一輛 2011 年起抵港的第七代 Camry 混能版作為生財工具,原因是 Camry Hybrid 的二手價跟同年份的 Prius 相若,8 萬元左右已可入場,如果長期經營,一輛 Prius 的 16 個月租金已花掉了 8 萬元,而 16 個月後,Camry Hybrid按道理也可賣到五、六萬元吧! 亦即是說,買車絕對比租車經營划算。 本文引言提到 Camry Hybrid 有三個比 Prius 更可取的理由,其中一個是定位較高級而二手價相若,要知道當年 Camry Hybrid 初抵港時,新車價接近 40 萬,而同期的 Prius 只售 30 萬有找,2014 年底尾期款上市,新車價雖略為下調至 36 萬餘元,但售價繼續與 Prius 保持十萬元差距,現在兩者的二手價幾乎在同一水平,每年牌費亦相同,可想而知是絕對抵買。 第二個可取的理由是定位比 Prius […]
SPEC. 車款 A3 Sportback 40 TFSI quattro年份 2020車價 HK$325,800 起引擎 1,984c.c. 直列 4 汽缸 DOHC 16V 直噴渦輪增壓馬力 190 hp / 4,200-6,000 rpm SHOW DETAIL 從今年第二季推出的第四代 Audi A3,總給人充滿活力的印象,當中來自外型設計的動感線條,不能否認是一種很強力的暗示,令這款本來就很受歡迎的小車,又加添幾分吸引力。 Text & Photo: Max Law 其實我們之前亦已經試過此車,只是今次是從新代理手上收到邀請,再試一次這款人見人愛的小車。 醒目外型 我本來就很少會評論新車的外型,因為我覺得外型這種東西很主觀,合你眼緣的未必是我所喜歡,相反亦是。只是這款作為 Audi A3 這熱門型號的第四代車型,又的確給我多一點視覺刺激。我首先留意到的,就是它的頭尾燈造型,聽說是來自同集體的林寶堅尼的設計啟發,那些不平整的尖角形狀,無疑會令人產生更多印象。整體來說,第四代的車型沒有很大的變化,因為作為一款實用型的小車,可改動的地方其實並沒有太大的空間,五門掀背式車廂,除了要營造出 Sportback 的動感之外,還要兼顧車廂中五個座位,所以空間十分重要,當中就起碼要令一家大小坐得舒適。而 A3 這個車系一向都能完成這個任務,到現時第四代也不例外。這亦是我所說 A3 的設計離不開這種兼顧實用性的套路,所以新款設計都在車身起伏線條或是頭尾燈造型上著手。 易於掌握 很易開,又是 A3 的另一項絕招。這類實用小車是能夠全面照顧家庭需要的汽車,丈夫太太都有機會去開它,所以它必須能夠滿足易開,又有一定駕控感的特性。首先要易開,所有操控都必須輕巧,但軚盤操作過輕又會令駕駛感模糊,駕駛起來會有疏離感,以至 A3 在這方面剛好取得一個平衡點,就是轉向輕盈得來不失準繩度,甚至在快慢車的操控上,都能掌握到這個平衡點。我們對駕駛感有時會有點偏執,雙手握在 A3 的軚盤上,很肯定會認為它的操作力度過輕,但卻又不得不佩服它入彎出彎的敏銳與準確,這點當然又要配會優秀的車架工程技術,以及良好的懸掛設定才能夠平衡整件事。不過對於這個軚盤來說,平底設計看起來是更具動感,但卻沒有圓形的好用。今代 A3 仍然使用集團共用的 MQB 車架。在多款不同型號的小車上,都足以印證它的優秀。這點不必多說了。 舒服的感覺 另一重點,就是要讓乘客坐得舒服。而所謂行車的舒適度,又可以分為來自聲響的舒適感,以及來自動態的舒適感。如果說動態,當然就是指車架與懸掛的功夫。行車時,乘客置身其中,不能有太過劇烈或頻繁的重心轉移,包括上下左右前後等方向,再加上舒適結實而充滿承托力的座椅,乘客自然會感到滿意。我特別要稱讚的,就是它的懸掛設定本來就非常好,軚硬適中,韌度夠而又能過濾細微跳動。只是用家很多時都會因為看起來更 sport 的原因,而配用尺碼更大的輪圈,這自然就要犧牲一點舒適行駛感了。至於車廂的隔音效果,在這個級別的汽車來說,都算得上是相當高水準了,大部份不悅耳的行車噪音都能隔絕於外,直接提升了車廂的高級感覺。不過,即使你不同意它的隔音水平了得,我也不會否定你,因是它是一款實用的家庭車,在這個價位上保證了應有的水準,你拿它來與更高級更貴的汽車比較,自然不能同日而語。畢竟,以 30 萬不到的價錢就能買到這種優秀的汽車,你還有哪些苛求?
新一代Suzuki Hustler已到港,佢外形得意可愛,體形的的骰骰,引擎只有660CC,駕駛上高速公踏會唔會好飄同唔夠力?睇落去你就搵到答案。
近日車壇以及股壇最熾熱話題,當然離不開那一個疲勞轟炸式,任何時間都逃不過的洗腦廣告,「恆馳…1 丶恆…2…3…4…5…6!」 仔細留意實在不難發現,廣告片左下角清楚說明,這些車不會在香港發售,那麼香港大賣電視廣告,終極目的究竟是什麼呢? 大鑼大鼓鋪天蓋地,免費電視網上視頻,報章雜誌,戶外媒體,甚至股票報價系統,視線同樣無法逃離!印象中對那麼高頻率,疲勞轟炸式宣傳推廣,可能已經是很多年前,那個「動 L」洗頭水廣告。 醉翁之意當然不在酒,既然不是推廣電動車,必定是推廣上市公司。 先談一談這間公司,恒大健康 (708) 早前宣布,把公司名稱更改為恆大汽車,原因是更能反映公司最新業務發展。此外,集團早前把股份每手股數,由 5000 股降低至 500 股,以為筆者撰文時股價約 25 元計算,每一手入場費, 由 125,000 港元大幅減少至 12,500 元。集團 6 月 10 日宣布,以 3.795 億美元收購 National Electric Vehicle Sweden, 簡稱 NEVS 餘下股權。而集團在去年 11 月,以現金認購新股和注入資產方式,收購後者 82.4% 股權。 無獨有偶,一個月之前,在這個洗腦式廣告仍未推出之前,筆者已經在個人YouTube Channel 拍攝短片分享看法如下: 那麼,NEVS 究竟又有什麼來頭呢? 資深一點的車迷,對 NEVS 旗下 90 年代曾經流行一時瑞典汽車品牌 Saab,一定不會感到陌生。記得 90 年代初,第一代紳寶 900 2.0 Turbo Convertible 開篷跑車,絕對是我等當年還是少年的車迷趨之若鶩的對象,絕對有實力跟當年 […]
Welcome to WordPress. This is your first post. Edit or delete it, then start writing!
Welcome to WordPress. This is your first post. Edit or delete it, then start blogging!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sed diam nonummy nibh euismod tincidunt ut laoreet dolore magna aliquam erat volutpat.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sed diam nonummy nibh euismod tincidunt ut laoreet dolore magna aliquam […]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In sed vulputate massa. Fusce ante magna, iaculis ut purus ut, facilisis ultrices nibh. Quisque commodo nunc eget tortor dapibus, et tristique magna convallis. Phasellus egestas nunc eu venenatis vehicula. Phasellus et magna nulla. Proin ante nunc, mollis a lectus ac, volutpat placerat ante. Vestibulum sit amet […]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sed diam nonummy nibh euismod tincidunt ut laoreet dolore magna aliquam erat volutpat.Typi non habent claritatem insitam; est usus legentis in iis qui facit eorum claritatem. Investigationes demonstraverunt lectores legere me lius quod ii legunt saepius. Claritas est etiam processus dynamicus Typi non habent claritatem insitam; est […]
- 1
- 2